解析优质移动电源如何进行质检
在移动电源意外事故频发的今天,如何生产一个优质的移动电源产品,不仅在用料、生产、等都有明确的要求,单检测项目都达好几项,包括了移动电源PCBA板、外壳、按键等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跌落测试
主流的跌落测试平台
跌落项目,主要检测的是产品外壳的硬度、封装上的做工以及内部元件的稳固程度,一款做工优秀的产品,在十数次的跌落测试中也绝对不会出现外壳破裂、变形、结合处散开、无法使用等等现象,毕竟,不管是塑料外壳还是金属外壳,其本质工作便是保护内部元件,如果仅仅是十数下的跌落,便会破损的话,那防护效果就真的是太差了,而内部的元件如果跌一跌就坏掉或者松掉的话,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就很低了。
外壳的保护性还是比较重要的
跌落测试同样检测着电路板的做工
一般来说,跌落测试的高度大概在1m左右,在测试时将产品放在台面上,随着支撑板的下翻,产品会掉在地上,而检测较为严格的厂商,会针对产品的各个表面进行检测(在测试时,尽量将产品放在同一位置,就会得到相似的落地面/点)。
盐雾测试
盐雾测试箱
盐雾测试是指将产品放置在人工盐雾环境中(其盐雾浓度比日常环境高出3~4倍,以方便更快的检测出产品的抗腐蚀能力),测试时间普遍为24小时,经过测试后,产品首先需要能够正常的运行,其次其外壳不能出现掉色、明显腐蚀等等现象。
盐雾测试有助于验证外壳耐用度
这项测试主要检测的是产品的耐用性,毕竟像外壳这种东西,除了起到保护作用之外,外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,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掉色、掉漆什么的,对于用户的印象就着实堪忧了。
充放电测试
长时间的充放电测试 基本就是模拟用户实际使用了
充放电测试是指产品在出厂前,进行的一次长时间充电放电循环测试,这种测试耗时较长,一般都需要100小时左右,而选择测试的目标,目前各个厂商都不同,小厂一般会在该型号投产时,选取部分来做充放电测试,之后的产品,基本都不会再过这个流程了,而大厂的做法更为严格,通常会是每批产品都会挑选一定比例的产品来进行测试,以减少工序中的意外。
移动电源的使用就是不断的充电放电
而这样的测试,目的也非常的明显,就是测试电芯的质量以及电路的效果,毕竟就移动电源来说,其运作的效果,就是充电和放电,循环充放电也基本就等于用户的使用,可以说这样的测试非常接近实际使用情况(当然其要求会更高,是连续不断的使用……)。
按键寿命
移动电源的按键设计 目前算是比较尴尬的……
在目前的移动电源产品中,通常都会配置一个开关按键,不过功能却不尽相同,比如说,部分产品在接通终端之后,需要按下开关,方会输出,而拔下线材之后,也需要按下开关移动电源才会进行关机状态,而部分产品拥有自动识别功能,在接通之后便会自动输出,在停止输出后,也会自动关机进行待机状态,按键的功能,更多只能用来查看剩余电量……
通过上方的冲击 对按键进行按压寿命检测
不过既然那么多产品都配备了按键,那么按键的质量也的确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,要求比较严格的厂商也会对这块进行检测,检测的方式也非常简单,就是直接利用机器对于按键进行物理按压,看看其寿命是否能够支持标示次数。
线材韧度
种配件组 在现在越来越少见了
对于配件,很多用户都会忽略,毕竟在这个接口统一化的时代,接口要在逐步降低,而且,终端产品通常都会有自己的原装充电线材,用户对其的信赖度自然要大于移动电源的配套线材。
线材弯折寿命测试 下方吊着砝码 顶部不停摆动扭曲
数据线开裂不耐用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说移动电源的配件,很多用户都不在意,不过既然拿出来卖,必然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性以及耐用性,质检严格的厂商,在这一块也有比较严格的检测,检测方式也很简单,就是在悬挂状态下,对其进行不断的弯折扭曲,看看其可用次数,经过这样检测的线材,基本上在日常使用范围内,不会出现开裂、断线之类的异常。
从整体来看,各个移动电源厂商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,其不仅从电性方面出发,跟开始关注做工细节,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转变。而移动电源产品,虽然算是比较新的产品,不过从技术上来说,只是以往产品的融合,在很多质检项目都是照搬其它产品的检测项目(比如说排插产品、电源产品等等),在要求上,可能会有点勉强,希望在之后,会有针对移动电源产品贴身设计的各种质检项目与要求。
最新案例
同类文章排行
- 解析常见电路保护器件-自恢复保险丝PPTC
- 深入揭密USB接口划时代的产品Type-C
- 快充移动电源方案商为您解析哪种快充技术更胜一筹
- 北京电视台抽检充电宝网购平台成假冒劣质产品集中地
- 解析华为快充技术面世2分钟极速快充
- 淘宝网就移动电源虚标现象再出招管控不整改将受罚
- 高通QC2.0/3.0移动电源电路板
- 苹果表示USB Type-C是他们一个迟到了二十年的约定
- 高通新八核骁龙617发布QC3.0快充持续升温
- 高通QC2.0还没用上而QC3.0快速充电技术已经发布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